新能源發電行業經歷大規模的裝機熱潮后,其生產管理方式以及設備可靠性均趨于穩定,但較其它發電類型仍存在著管理薄弱處以及生產特殊性,如生產設備分散性、人員流動范圍較大等特點,在管理上形成漏洞,另一層次上也不便于安全生產責任制落實。
賽摩博晟新能源工業互聯網防誤系統,聚焦新能源場站生產現狀、安全監管盲區以及管理痛點,以新能源場站升壓站、發電機組為核心區域,將工業互聯網等信息通信技術與新能源安全生產工作相結合,積極開展新能源智能化生產的探索研究與實踐,進一步提升新能源公司對現場工作的安全管控能力。
新能源工業互聯網防誤系統
1、智能工器具定位
在工器具上裝設電子標簽、傳感器技術、定位技術,實現對安全工器具的智能管理。工器具存取和使用過程智能管理,系統自動記錄情況,并與其它系統數據共享,實現對工器具全生命周期電子化臺賬管理。
2、智能兩票防誤
鑒于新能源生產設備距離分散、兩票閉環效率低、人員安全監管難等痛點,基于工業互聯網技術如移動APP技術、電子鎖具、人員到位技術,全面覆蓋兩票執行、兩票監管等環節,提升新能源現場防誤入非工作區域防控能力。
3、智能視覺識別
根據實際情況,如在風機塔筒入口處、箱式變壓器處、開關間隔處布置高清監控攝像頭,防控非工作人員誤入檢修操作現場。運用計算機視覺識別技術,賦予高清攝像頭認知功能,及時發現人員誤入,實現預警智能化提醒。
4、操作安全管理
在操作場所處安裝高清攝像頭,結合人臉識別技術,確認操作人員是否為操作票上操作執行人以及操作監護人。增加設備二維碼,實現開展運行操作前,通過掃描設備二維碼建立防止走錯間隔事項。支持在移動APP端上進行操作票唱票錄音管理。
5、人員定位監測
基于定位技術的人員定位監測系統的應用,實現對廠區內操作員工或者定期巡檢工作實時到位監測、軌跡繪制,實現對新能源場站升壓站、配電室等重要區域的警戒防范,以及對人員長時間停留的安全問題進行鑒別。
6、安全風險監督
多維度采集新能源場站安全風險、隱患、檢查、事故事件等安全數據,構建安全監管可視化管控中心作為安全監管決策的指導中心。建立安全風險評估預警模型,安全生產狀況自動評估,全方位預判整體風險狀況。
實現效果
提升新能源公司對下轄場站的安全管控效率。
通過管理與智能技術的融合,提升現場檢修效率。
穿透到現場操作盲點,進一步提升現場操作安全性。
實現生產數據、管理數據無縫對接,降低管理成本。
返回